李勇华的互联网思维
大道至简,返璞归真
2018-5-31 liyonghua













对于返璞归真的理解








    高中的时候,为了提高作文水平,经常看些余秋雨的书,尤喜文中华丽的辞藻和时空的苍茫感,然后反复模仿揣摩,生搬硬套到各类作文考题之中。那时候,也一直不能理解老师和课本为什么那么推崇朱自清的《背影》、以及鲁迅的系列文章等等。这些文章语言平实,实在找不到出彩的地方,总觉得和老师痛批的“流水账”文章很像。


    高中的我,从没有长时间离开过家和父母。








    现在,自上大学离开家和父母,已经十八年。再读《背影》,愈是朴实的语句激起极大的共鸣。








    作为一个仔细研读过《情感化设计》的产品经理,深知能引起人情绪共鸣的,都是了不起的产品。家居产品如此,互联网产品如此,电影如此,文章亦是如此。








    就像真正大师级的电影,从不需要华丽的电脑特效和气势恢弘的场面,但却令人记忆深刻,发人深省。比如《阿甘正传》、《当幸福来敲门》,还有大学英语课看过的小众电影《October Sky》等等。


    



    真正大师级的文章,也从不需要华丽的辞藻。



    因为越是朴实无华的外在,才更能衬托出璀璨夺目的内在。



    各行各业、各种人、各种事大体如此。



    这便是返璞归真。








·END·














发表评论:
昵称

邮件地址 (选填)

个人主页 (选填)

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