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勇华的互联网思维
把招聘当作运营工作来做 - 互联网创业团队招聘经验分享
2015-2-7 liyonghua


 



 





导读:互联网创业最重要的人才!小光同学分享了自己2年以来,创业团队招募和组建的一些经验,都是实战经验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!









作者:陈小光



此前在淘宝和腾讯做研发管理。连续创业者,目前互联网金融方向。







一.招聘准备








1.JD







别想着天上能掉下馅饼,那些在微信群里发“xx项目招靠谱**工程师”是没人理的。你没有花心思整理你的JD,凭什么吸引优秀的人才?







不错的JD包括:你们要做什么?为什么是你?事情的前景?你的吸引力和竞争力?愿意花费多大的代价招募什么人?希望招募人的职责和素质?







一个优秀的JD值得你花费时间和精力,用心写的JD一眼就能看出来。







另外,用在线表单准备一个应聘表单嵌入JD,微信转发时可用到;在线表单有麦客或金数据等。







2.负责人







让专人负责简历处理和推荐记录事宜,招聘就是一个运营的事儿,当着一个事情来运营。







3.激励制度







推荐成功入职即刻奖励,即刻给奖金或iphone6;别学大公司那一套转正后给推荐奖。虽然创业公司人才会有流失,推荐成功1个5k,假如流失率50%,那算下来推荐一个人1w,相比昂贵的猎头费要便宜很多很多啊!并且,如果朋友给你推荐了一个人入职拿到了推荐费,但是此人入职就跑了,从心理层面会过意不去,我会继续给你推荐的。







开辟专门邮箱,接收推荐简历,安排面试。







二.招聘原则







1.先找负责人:先找负责人,如找到CTO,CTO利用此前的影响力自然会吸引一群人。







2.价值认同:必须发自内心的认同这个事的价值,愿意全职投入;不是冲着钱来的,冲着钱来不能找到真正的创业者。







3.不哄不骗:不哄不骗,来去自由,把机会、事实说清楚,不说服不夸大,愿意来就来;不愿意来,就推荐人吧。







三.招聘渠道







如下排序根据本人使用频度排列,各位根据各自情况酌情选择和搭配。








1.推荐渠道







在创业早期,相比陌生招聘推荐渠道要靠谱,候选人和公司双方都有背书,沟通会更加顺利。







1)朋友转介绍:前同事,朋友和朋友的朋友引荐。







2)候选人转介绍:面试不合适offer谈不拢,朋友可以做,仍然可以继续推荐人啊。







2.社交网络







JD嵌入公众号里面作为文章转发,里加入在线的应聘表单,应聘者感兴趣可登记姓名和电话,后续跟进。








1)微信群:离职员工群、专业群等,效果不错,发招聘帖子之前先发红包,哈哈。







2)微信朋友圈:朋友圈转发。







3)微博:微博转发,可让业内影响力不错的朋友帮转。







4)专业QQ群:如Android、Java群等。







3.资源置换







顾名思义,就是跟有资源的朋友交换候选人简历,一般会选择猎头和hr朋友。







想得到之前先付出,一般会先了解对方需求,给予对方简历;后让对方也给推荐最近聊的不错的候选人。







4.招聘网站







1)高校BBS







社会招聘版@水木清华,Job版@北邮人,Job版@科苑星空。







重点推荐水木清华,效果不错;发帖之前记得看清楚版规,以免封号。







2)招聘网站







拉钩,内推,猎聘







3)专业BBS







ChinaUnix,JavaEye,Csdn等


发表评论:
昵称

邮件地址 (选填)

个人主页 (选填)

内容